拍一拍|这座驷马拖车的古民居,你去过吗?
来源 :惠安文旅 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0-08-05 11:34 浏览量:
  刘望海故居座落在惠安县城北门,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一座典型的出砖入瓦式的闽南建筑群,走过数百年光景,成了古民居,在城市的改造中得以继续存留下来。
  沿街的门庭是砖石结构,一个大门,两个偏门,门上的匾额刻有“侍御总宪”四个大字,两侧柱子刻有一对楹联:“河南衍派家声远、惠北植基世泽长”,记载了刘望海的家世经历,整座大门古朴大方,依稀可以看得出旧时的荣光。
  从两侧的偏门走入,一条依次递落的通道展现眼前,相隔数米一个小石埕,几级石阶,延连二三十米,仔细数下,共有四个小石埕,十八级石阶,据说大门正对的是坪山寺左前的小莲花山,在风水学上称之为十八学士朝莲花格局,古代建筑的构建大多与风水相关,相当有讲究。
  走下通道,迎面而来的是一面砖石混建的围墙,墙上砌有两块石板 ,上刻“刘氏家庙”、“父子待御”,一块俊秀飘逸,一块雄浑大气,看得出是出自书法大家之手。
  通道尽头,与之相连的,是一个长近百米、宽近十米的“驷马拖车”的大石埕,青石板条铺就的道路平展而开,旁边依次排开四幢分立的古民居,俗称四房。
  古民居群坐西面东,据称遥对惠安文脉——文笔山,四幢面积相近,同为三进五出开间的长厝,各座长厝皆为抬梁结构、硬山屋顶,内壁属“竽真壁”,外墙为“出砖入瓦”,俗称观音抱孩儿。古民居现仍居住着不少刘氏后人。每幢古民居间距一米多巷道,有耳门相通,巷道间挖有古井,井水甘甜可口,现仍可饮用。
  刘望海故居是惠安现存最古老,也是保护最好的古民居之一,近年来经过多番修缮,旧貌及环境都大有改观,加上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应该是到惠安旅游打卡的又一个胜地。
更为可观的是,古民居是开放式,参观旅游不收费的。怎么样,心动了吧,快点来打卡吧!

 

刘望海 · 简介


刘望海(1542-1617),名会,字逢甲,号望海,福建惠安人,明隆庆四年(1570年)举人,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

刘望海初授浙江萧山县令,深受百姓爱戴,后任御史,被派遣巡按广东、云南等地。

刘望海奉旨出巡,道经惠安期间,时值倭患又起,福建抚台正在清查寺田,追缴田赋税收,以备军粮。刘望海见惠安欠收、地方贫穷,便到抚衙求情豁免,惠安因此省纳17000多金,大大减轻了全县百姓的负担。乡人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年建“报德祠”于科山奉祀,塑立石雕头像。

此后,刘望海又巡视京营,历南北京城,后出任江南藩地参政,父子并封总宪侍御,后钦点为七省(即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西、浙江、福建等)巡按使。两年后,他以按察使衔,辞官返回惠安,卒葬惠安县洛阳石船山。

 

 

来源丨冰蓝色的眼泪

初审丨柳桂珍 二审丨林秀莲 三审丨陈建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