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复类型:A
关于县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068号提案的答复函
李小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惠安县智能制造基地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立足新发展格局,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政策引领、产业优化、平台支撑、人才培育等一系列有力措施,为推动智能制造基地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是以产业链强基为核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强化政策引领。研究制定拟出台《惠安县进一步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对智能制造方面进行扶持,大力推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围绕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项目、卓越级、先进级智能工厂的项目、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的项目等方面给予资金奖励和扶持,促进企业发展。二是强化项目谋划。推进智能制造项目谋划、筛选和储备工作,协调解决项目推动过程存在难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如,南王科技绿色环保纸制品5G工厂项目的建成,填补县域绿色环保纸制品智能制造的空白,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与智能制造相关产业,对接上级产业政策,成功为慧芯激光、南王科技等企业争取专项扶持资金,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助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三是强化转型升级。聚焦我县食品、石雕、纺织鞋服等传统优势产业,结合泉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工作,为89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诊断工作,鼓励企业发展智能化水平,加速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如石雕方面,引进库卡设备实现机器代工、推动石雕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地,建设1276亩雕艺循环经济产业园,引导石雕企业“出村入园”,配套雕刻机械、创意设计等产业,打造绿色标杆园区;食品、纺织鞋服方面,引导达利揭榜植物蛋白(豆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匹克资源动态配置场景获评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南王科技危险作业自动化场景、林德中化安全风险实时监测与应急处置场景、达利食品先进过程控制等3个场景获评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场景。
二是以创新链赋能为驱动,激发产业内生动力。一是加快数字化改造。推广“数字+”场景应用,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组织华实橡塑、回头客食品等企业申报泉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试点企业,首批申报20家,入选9家。引导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实施中仑高性能聚酰胺材料、中化EVA扩能项目等省级重点技改项目24个。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推动美可纸业5G智慧工厂、南王科技5G智慧工厂入选泉州市第四条5G应用精品路线,推荐泉州市华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参加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福建展区。二是搭建创新平台。首推“大院大所”平台引建支持政策,围绕惠安智能制造基地创新发展需求,依托中化石油化工研究院、泉州湖南大学惠安工业设计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平台科研、人才资源,为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服务供给。积极探索“研发在异地,成果在惠安”的区域创新合作新模式,利用高校本部优势资源,支持海丝新梦园建立东华大学·海丝新梦园时尚校服研发中心,破解我县校服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卡脖子”技术难题。鼓励新同兴、科盛等企业组建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打造技术创新策源地。三是提升招商精度。秉承“延链、补链、强链”产业链招引思路,依托南王、科盛等智能制造企业,精准锁定智能传感器、功能高分子材料、纸制品等关键细分领域开展靶向招引,构建相对完整、有韧性的产业链条。打造全链条孵化体系,以清源创新实验室为技术内核、新能源产业园为物理载体,构建“研发-孵化-产业化”全链条科创生态,已孵化引进远致集团及下属企业6家,总投资达4亿元。
三是以人才链聚力为支撑,构建全链条人才生态。一是精准引才。依托云扬、传诚等县域职业院校,聚焦县域智能制造基地发展所需,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与学科设置;同时,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加强合作,强化定向培养,“订单式”输送人才,系统解决供需错配的问题。云扬航空学校获2024年度“泉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称号。二是政策扶持。深耕人才“港湾计划”“涌泉”行动,支持智能制造领域人才认定省市高层次人才。持续推进高层次人才自主认定和柔性引才工作,新增高层次人才自主认定企业1家(科盛),柔性引才试点单位2家(慧芯、科盛)。三是平台支撑。开展人才平台阵地“增量提质”行动,推动科盛等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发挥人才吸引效应,鼓励企业与博士人才参加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精准对接创新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智能制造企业创新升级。
下一步,我县将紧盯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着力提升智能制造产业附加值、竞争力,助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推动产业融合。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根据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细分领域发展方向,加强与国土空间、生态环境等相关规划的衔接,确保智能制造基地发展与县域发展相匹配。二是搭建融合体系。推动智能制造与惠安传统优势产业深度融合,支持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探索“金融+”服务体系,搭建银企沟通对接平台,支持智能制造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帮助企业降成本,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二是强化项目招引。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链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龙头企业及重大项目,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协作,形成更紧密产业联盟,提升产业协同效应。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难题,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三是推进产学研协同。立足石雕、校服、箱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发挥好泉州湖南大学惠安工业设计创新中心、惠安石雕工艺创新发展研究院等平台效应,为县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科技创新支撑。鼓励智能制造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化产学研合作,组织智能制造成果对接会等活动,引导企业创建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企业类科研平台,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加速成果转化落地。
此复!十分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县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谢谢!
分管领导:杨艺晖
经办人员:林慰祖
联系电话:87328918
惠安县科学技术局££££
2025年8月14日££££
抄送:县政协提案委、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协办单位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