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政〔2021〕11号
关于开展净峰镇牡蛎壳垃圾收运工作的通知
各村委会:
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为切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解决长期以来的牡蛎垃圾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决定在全镇开展牡蛎壳垃圾的收运处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重点治理牡蛎壳垃圾乱堆乱放的乱象、消除污染,清洁环境,建立健全牡蛎壳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管理工作体系。推动牡蛎壳垃圾变废为宝,制成土壤改良调理剂及重金污染耕地修复剂项目,实现牡蛎壳垃圾创新工艺资源化利用价值,降低焚烧运行成本。
二、主要任务
依托县级现行的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建立镇村牡蛎壳垃圾收集机制,按照“村收集、县中转、处理”的收运模式,根据属地原则,各村作为牡蛎壳垃圾前端收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组织建立牡蛎壳垃圾分类收集机制。
1. 设置集中堆放点
我镇在墩中村建筑垃圾填埋场内及松村T型路口垃圾围旁分别设置两个牡蛎壳垃圾集中堆放点(详见附件2),各村自行对牡蛎壳垃圾进行分类,收集运往集中堆放点,做到牡蛎壳垃圾应收尽收。
2.落实网格化机制
加大对辖区牡蛎壳垃圾的巡查监督力度,实行村网格化管理,加强对牡蛎壳加工坊(点)的管理,落实责任到人,杜绝牡蛎壳垃圾再出现乱堆乱放现象。
3.指派专职管理员
各村应指定一名专职人员,负责辖区内牡蛎壳收集具体工作。规范月信息报送,牡蛎壳垃圾产生单位、收集单位、接收单位应参照餐厨垃圾收运模式建立联单制度,完善收运台账,做到去处可查,闭环管理。
三、监督检查
1. 牡蛎壳分类收集将作为县、镇环境卫生考评考核标准之一,考评结果情况将每月在惠安考评公众号及净峰政府网予以通报。
2.镇环卫办负责牡蛎壳垃圾集中收集点的监督管理,同时加强对收集点的考评力度,严禁生活垃圾与牡蛎壳垃圾混装再次进入牡蛎壳收集点。
3.镇环卫办将不定时对牡蛎壳转运情况进行检查,如被市、县通报或出现牡蛎壳乱堆乱放现象,一经发现限期整改,并在镇月综合考评及季度绩效予以扣分。
四、营造氛围
各村要充分发挥村级公众号、广播、LED及针对性发放牡蛎壳垃圾收集转运告知书等,引导牡蛎壳经营户树立绿色环保意识,有效推动我镇牡蛎壳垃圾进入规范、有序、创新资源化利用。
附件:1.牡蛎壳垃圾收集转运告知书
2.海蛎壳临时集中堆放点示意图
净峰镇人民政府
2021年2月23日
附件1
牡蛎壳垃圾收集转运告知书
近年来, 牡蛎消费呈不断增长态势,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加,牡蛎壳垃圾越来越多。牡蛎壳上的肉体和液体经6个小时后便腐烂,散发出刺鼻的腥臭味,不仅恶臭难闻,还滋生大量苍蝇和蚊虫;或是将牡蛎壳倾倒到海堤附近,甚至倒进海里,这些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极大的污染了海洋及周边土地的生态环境,威胁我们的健康。
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为切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解决长期以来的牡蛎垃圾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决定在全镇开展牡蛎壳垃圾的收运处理,现告知如下:
1.全镇在墩中村建筑垃圾填埋场内及松村T型路口垃圾围旁分别设置两个牡蛎壳垃圾集中堆放点,群众及加工坊请自行对牡蛎壳垃圾进行分类,收集运往集中堆放点,做到牡蛎壳垃圾应收尽收。
2.根据《泉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 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生活垃圾应当分类投放至指定收集点相对应的收集容器内,不得随意倾倒、抛撒、堆放或者焚烧。
3.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环保意识,无论是商家还是个人,环保意识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需要加强环保宣传,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使大家都意识到环保问题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大家都加入到牡蛎壳废弃物的治理中来,杜绝随意丢弃、堆积。